甘肃省打通山洪预警 “最后一公里”
8月9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近日通过验收,今年汛期正式启用,打通了甘肃省山洪预警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防御屏障。
驻马店驿城区胡庙乡多个村庄处于山区,记者在该乡看到,乡村防汛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山洪险情,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乡政府及村里的预警广播播音,手机预警短信也可转换为语音播出。村里的简易雨量器碰上大雨能自动报警,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声震四野,能发挥较好的预警效果。这是我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部分内容。
据悉,甘肃省山丘区面积7.82万平方公里,占幅员总面积的47%,涉及13个市、79个县(市、区),2500多万人。甘肃省山丘区到平原区过渡带短,山洪灾害来势猛,相对我国西部地区而言,居住人口密集,经济社会活动较为频繁,一旦遭遇暴雨洪水,损失非常惨重。
“切实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山丘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水利厅厅长王小平说。
山洪易发区多位于偏远山区,为让水情、雨情测得准、报得出,为群众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甘肃省2010年11月开始在79个山区县(市、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该项目包括覆盖自然村组的雨水情监测站网,可实现省市县计算机信息共享和异地视频会商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安装发放了大量预警语音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工具,预警信息可迅速传达至村镇。项目建成后,全省山洪易发区基本实现预警信号全覆盖。
2012年汛期项目试运行期间,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发挥作用显著,预报预警效果明显。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共有68个县发布预警信息9160次,向679个乡(镇)、5881个村责任人发布预警短信20多万条,涉及群众31.27万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