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洪灾害项目现场会】运城市发言材料
坚持“四个突出” 抓好项目建设 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运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运城市第一、二批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共涉及垣曲、平陆、绛县三个县,其中垣曲、平陆为纯山区县,绛县属于半山区县,这三个项目县国土面积381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其中山区面积达2460平方公里,占全市山区面积的25%,是我市山洪灾害的集中区、多发区,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任务大。
去年以来,运城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在省水利厅、省防办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标准,强化督查,注重实效,全力推进,如期完成了三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任务,初步建立了覆盖整个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一是建立了雨水情监测体系。完成了自动雨水情监测站42处,简易雨量站193处;二是完成了三县31个乡镇计算机网络预警预报系统;三是安装预警喇叭320套,手摇报警器567套,铜锣915个;四是编制完成了三个县级预案,31个乡镇预案,278个村级预案以及48座水库、24条重点河道、101个工矿企业、学校等防御山洪预案。五是制作发放宣传栏923个,发放明白卡8.7万张,刷写宣传标语958条,技术培训3.06万人次。同时还完成了16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4套自动雨量站、153套水文监测站,实现了气象、水文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今年汛期,全市共经历了7次较大的局部降雨过程,其中五次发生在垣曲、平陆、绛县三县,项目区42个自动雨量站点全部准确监测到实时雨情,尤其是垣曲县长直乡7月21日一小时暴雨量达109毫米,由于监测准确,预警及时,县、乡防指及时转移受山洪威胁的8村150户520名群众,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切实增强抓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运城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汛期(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到全年的60~70%,尤其是垣曲、绛县、平陆山区小气候的特点十分明显,局部暴雨频繁,雨量集中。2007年7•29百年不遇特大暴雨中心就在垣曲县毛家湾镇,24小时降雨量达384.7毫米,造成我市垣曲、绛县、平陆、夏县四县严重受灾,直接死亡14人,其中5人是在沟道旁露宿被突发山洪冲走,4人是涉水过桥被洪水卷走,另有5人因洪水冲毁房屋而亡。发生这些本可以通过预警撤离、转移、避险而避免的人身伤亡事故,暴露了部分干部群众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严重缺乏,撤避洪灾意识严重缺失。而同时,我市夏县泗交镇圪马家匣自然村村民小组长张四项,山洪灾害防御意识较强,当天夜里,当他听到沟道洪水声音变化之后,意识到有可能发生泥石流,便紧急呼叫全村群众撤离,救了150名群众的生命。惨痛的教训、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山洪预警责任重,群测群防靠群众。 为此,在国家决定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之后,我们真切地认识到,这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搞好防汛减灾工作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抓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基于这一认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带着感情抓项目,就是带着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带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之情,满腔热情地抓好项目建设。二是扑下身子干项目。我们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作为市、县水利部门和防办的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挂帅,市、县防办主任具体抓。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按照国家、省防办下发的文件要求,一丝不苟抓落实,精益求精高标准,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早日完成。
二、突出“落实责任、跟踪督查”,抓住关键环节,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针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涉及专业多、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的特殊情况,我们按照省防办要求,采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办法,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认真细致抓普查。科学普查是搞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前提。普查中,我市三个项目县的水利部门动员了本系统三分之二的技术力量,配备专车,分组包片,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做到了不漏一沟一村一户一人。二是落实责任抓机制。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这是我市从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推广的“绛县经验”。在这一方面,我们完善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分片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党员干部责任到人的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干部的职责。同时在所有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村庄都选拔配备了雨水情监测、报警员,三个县共配备监测报警人员1046人。三是积极配合抓协调。首先是协调中标企业和项目单位进行合同谈判,及早签定合同。其次是协调县水利局,抓紧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再次是协调水文、气象部门和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组成专家组,帮助指导危险区划定和预警指标的确定。通过强有力的协调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四是强化督查抓进度。我们专门成立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督查组,由一名副主任抓此项工作。针对项目实施进度,抓住设备进场、安装调试、预案编制、宣传演练等关键节点,深入一线督查。项目开展以来,我办先后对三县进行了19次督查,督促施工单位解决设备缺陷、安装缺陷、调试不合理等问题68处,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突出“普及实用、全民参与”原则,使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使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深入人心,我们一是利用新闻媒体,着力营造舆论氛围。今年汛期,我们在运城电视台滚动播放了两个月山洪灾害宣传标语,在《黄河晨报》、《河东三农报》开辟宣传专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同时,三个项目县都在本县电视台播放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专题片和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采取集中培训与广泛宣传相结合,增强宣传针对性。为扩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我们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对乡村干部和村级监测预警人员,采取专业辅导、专家授课,要求掌握山洪防御基本常识,熟悉应急响应程序,具备仪器操作维修能力等。对山洪威胁区群众,采取大喇叭宣讲、发放宣传单、明白卡等形式,广泛宣传,要求熟悉山洪防御基本常识和撤避路线等。我们为搞好宣传培训活动,统一编制了培训教材,专门购置了投影仪,组织专人,根据工程进度在山洪灾害危险区逐乡镇开展集中培训活动。一年多来,先后集中举办了42 场培训,印制发放宣传单10万张,制作发放宣传手袋2万个、撤避路线指示牌、安置点牌6000个 ,发放宣传挂图1000份,明白卡8.7万份,受教育群众达到18.2万人,占到三个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域人口85%以上。
四、突出“制度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长久发挥效益
建是基础,用是目的。如何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防汛会商系统能够长久发挥作用是我们市、县防办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山洪灾害项目管理办法》、《农村预警设备管理办法》、《县级防汛会商系统管理规范》、《农村简易雨量站、水位站运行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使所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和宣传设施的利用和保护都有章可循。同时,我们还同运城联通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山洪灾害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由联通公司增设发射台站,消除山区信号盲点,所有监测、预警人员、预警喇叭统一号段,统一降低通讯传输费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虽然运城市一、二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水利厅、省防办要求相比,与兄弟市、县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群测群防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宣传形式、宣传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还将铺开10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以这次全省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平定现场会为契机,学习兄弟市县的先进经验,按照省防办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模式,打造亮点,集中精力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省下达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