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织密防御山洪灾害“安全网”
——信阳市2014年防汛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浉河区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全区面积1783k㎡,其中山区和丘岗面积1498k㎡,占总面积的84%,境内有小型水库62座,河道15条,山洪沟101条。全区人口64万人,其中28万人居住在山区,占总人数的43%。受汇雨面积、地势等因素影响,山洪暴涨暴落,预测难度大,该区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0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浉河区紧紧围绕防御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狠抓防汛各项工作落实,全区建成自动雨量站38处,自动水位站1处,简易雨量站215处,简易水位站61处,安装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平台24套,预警广播299套,向各乡镇办事处发放铜锣429个,手摇报警器429个,制作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栏154块,警示牌286个,发放明白卡50200张,刷写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标语943条,开展培训5批次,培训512人次,组织避灾演练34次,深入乡村宣传发动26次,发放宣传手册12550本、防洪宣传单9000份。
全区上下对山洪灾害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积极预防,把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工作列入防汛安全头等工作,常抓不懈,多措并举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防御。组织领导到位,全面落实山洪防御责任。全区各级成立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抓,保证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层层签订防汛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区上下实行区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党员包群众,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责任落到了实处。
深入宣传发动,增强干群防御山洪意识。近年该区降雨偏少,年年防汛无大汛,基层部分干群产生了松懈思想。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防洪忧患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放松心理,提高全区干部群众防洪避灾意识,区防汛办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今年3月至4月份,区防汛办先后组织7批宣传工作组,深入全区8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广泛开展《防洪法》和防御山洪灾害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宣传单2400份。在全区主要干道和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增刷防御山洪灾害标语106条,更新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栏、警示牌70余块,收到了良好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积极开展培训,提升基层防御山洪技能。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11年以来组织了5次山洪灾害防御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手把手传授预警平台操作技能。培训人员主要为乡、村两级负责人和村级预警员。培训采取集中授课、观看多媒体资料、演示文稿宣讲、播放山洪灾害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使参加培训的同志切实掌握应急避灾演练程序及要求、山洪灾害防御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灾害性天气防御知识等。通过系统的培训,乡、村两级干部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防灾意识,提高了应急反应和指挥组织能力,为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夯实了基础。
广泛开展避灾演练,提高干群防范本领。为积极应对山洪灾害突发事件,提升实战实防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区防汛办狠抓山洪灾害备灾演练工作。2011年以来全区共组织开展了34次山洪灾害防御避灾演练,在演练活动中,区长邵七一、区委副书记黄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森和区政府党组成员左军高等亲临现场指导,推动了全区防汛工作健康开展。今年5月至6月份,全区组织了13次防汛演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演练,基层干部在防御山洪灾害上程序清晰,任务明确,进一步落实了“定人、定位、定任务、定责任”的四定方案,广大群众了解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熟悉了防汛应急分级预警信号,明确了转移路线和转移地点,掌握了科学的防灾避险方法。应急避灾演练检验了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的实用性和各级防汛指挥机关、部门应对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为提升防汛综合能力提供了保证。
突出防御重点,实现群测群防。该区山洪灾害具有发生频繁、突发性强、预测预防难度大、成灾快、破坏性强等特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防范和处置难度大。一次山洪灾害历时虽然不长,但极易造成人员伤亡。防汛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该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扎实有效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面抓,抓重点。今年3月至4月份,该区防汛办成立了6个工作组,会同乡镇办对全区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展开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登记造册,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巡查和监控人员。在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为打赢山洪灾害防御这场硬仗,该区积极贯彻群测群防方针,强化灾害意识,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做到防汛工作人人皆知、个个参与。牢固树立以防为主、主动避灾的观念,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肃防汛纪律,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坚持雨情水情工情排查和报告制度,认真执行预警指标,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全力组织抢险,确保人民群众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共建大美浉河,共创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