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 建设彰显特色 项目发挥成效
近年来,福建省结合实际,在满足国家防总规定的建设要求基础上,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实行部门资源整合,突出乡村防灾建设,深入推行“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汛机制,扎实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有效提升,逐步发挥项目效益。
目前,福建 省已完成2010和2011年度共5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据统计,50个项目县共新建795个自动雨水情监测站、10019个简易雨量站、865个简易水位站、726个乡镇预警指挥平台,完善50个县级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并配置预警设施,编制防御预案、开展宣传演练等。
福建 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突显特色:一是整合水利、气象、广电和民政部门资源,将气象部门的多要素监测站、广电部门的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和民政部门的自然灾害避灾场所建设纳入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节省了建设资金,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将防汛指挥决策预警平台延伸至乡镇,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指挥决策预警平台建设,并建立预案、值班、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制度,使乡镇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组织应对突发灾害;三是按照“七个一”建设标准,突出乡村防灾。每个乡镇有1个气象自动监测站,每座小(一)型以上水库有1个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每座有防洪任务的小(二)型水库有1个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每个山洪易发溪河两岸的行政村有1个简易水位站,每个行政村有1个简易雨量站、1个手摇报警器,1套广播和1个避灾场所,大大提升了乡村的防灾减灾能力;四是利用项目契机,在全省所有自然村全面配置了6.8万面防汛预警铜锣,并建立锣长制,专人鸣锣,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五是每年定期修订村级预案,同时通过省市县三级管理软件进行同步更新,确保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投入试运行的雨水情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和预警设施等在我省今年防汛防台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有效监测水雨情。通过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把自动监测测站网覆盖到每个乡镇、小(一)型以上水库及重要小(二)型水库,县乡防汛指挥机构有了“千里眼”,有效监测本区域的雨水情,科学调度水库,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监管。二是及时发布预警。今年汛期以来,受暴雨和台风影响的37个县通过县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向指挥部成员、防汛责任人和危险区域人员等,累计发送48万条预警短信,提前转移46万人,全省无一人员伤亡,也避免了大量财产损失。三是有力指挥决策。通过县乡监测预警系统,县乡防汛指挥机构高效运转,适时作出应急响应,有效地进行点对点指挥部署。6月23日,邵武市根据雨水情影响情况,启动市一级预警,下达预警指令15条,洪峰来临前提前5-8小时发出预警,沿河乡镇低洼处人员和财产提前转移,特别是水北镇华光特种工艺有限公司提前转移财产,避免了人员伤亡和上千万元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