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实践与思考
摘要:福建省山洪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和灾害损失重等特点,通过采取工程防治措施和非工程防治措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较好的成效。在分析总结福建省山洪灾害防治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福建;山洪灾害;防治实践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是溪河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近年,山洪灾害对福建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防御山洪灾害已成为防洪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福建省山洪灾害主要特征
1.发生频率高
福建省陆域面积12.4 万km2,80%以上为丘陵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岩石风化强烈;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200km2 的河流共510 条,且多属暴涨暴落的山区性河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年内分布不均,平均每两年发生1 次较大洪水,每年平均7~8 个台风影响。复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福建省山洪灾害发生频繁。仅2010 年“6?18”洪灾期间,15 天内福建全省累计接到山洪灾害报告6 908 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1 起。
2.影响范围广
时间上,一般每年5—6 月的梅雨季节和7—9 月的台风季节,降雨量占全年50%~60%,是福建省山洪灾害的多发季节。空间上,福建省山洪灾害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东面和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的东面。山洪灾害防治区涉及9 个设区市69 个县(市、区),占全省85个县(市、区)的81%;面积达11.9 万km2,占全省陆域面积的95%;防治区人口约2 930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4%。山洪灾害防治区中879 个乡镇8 513 个村,直接受山洪灾害威胁,受灾面广。
3.灾害损失重
福建省山洪灾害发生,一般是短历时暴雨所引发的。强降雨导致溪河水位短时间内暴涨,农田、道路、村庄洪水泛滥,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危害十分严重。如:2003 年9 月20 日,福州市永泰县长庆溪流域山洪暴发,摧毁桥梁7 座,2 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 亿元;2005 年10 月2日,受第19 号“龙王”台风影响,福州市闽侯县溪源溪流域遭遇50 年一遇山洪,直接经济损失5.6 亿元;2010年6 月13—26 日,南平市延平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4.56 亿元。
二、福建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长期以来,福建省在不断加强防灾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非工程措施建设,积极探索与实践防御山洪灾害的有效措施。
1.加强工程措施体系建设
(1)加固水库工程
水库是延缓、削减洪峰的重要工程,也是防治山洪灾害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福建省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全省各类病险水库进行必要的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巩固和增强水库的防洪功能。“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投入了15.23 亿元资金,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70 座,其中大中型33座,小型737 座。“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计划投入36.36 亿元,实施1 45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其中大中型17座,小型1 437 座。
(2)治理中小河流
福建省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防洪标准较低,多为3 年一遇~5年一遇,有些河流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堤防破损失修,河道淤积严重,不具备抵御常遇洪水的能力。近年来,福建省在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针对中小河流、多数乡村防洪标准偏低的情况,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300 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治理,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整体提升防洪保障水平。2009—2012 年,福建省实施了84 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13—2015 年,福建省还将实施25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3)治理水土流失
据统计,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 800 万亩(120 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福建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目前,福建省已经形成了一套南方红壤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模式,创造了“长汀经验”。主要模式包括:采取生物、工程和农业耕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模式,“上截、下堵、中绿化”崩岗治理模式,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坡地茶果园治理模式等。“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 万hm2。2012 年,福建省将投入15.3 亿元,对重点的22 个县、200 万亩(13.34 万hm2)的区域进行治理,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有效防治山洪灾害。
2.全力推进非工程措施建设
(1)建设更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
多年来,福建省一直努力推进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扩大监测范围,拓展预警手段,提高预警时效。目前,全省建有江河洪水预警报、实时雨情、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等13 个系统,所有县(市、区)都设立了指挥中心,并具备了及时获取和分析洪水、降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台风路径等信息的能力,以及发布预警信息、部署防御工作的能力。其中,洪水预警报系统覆盖全省99%以上的陆域面积,海事卫星通信覆盖县级以上防汛办和大型水库,应急会商系统实现了视频交互到乡、接收到村。2012 年起,福建省在总结预警指挥系统多年运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大范围升级,新增三维防汛信息查询系统,流域雨量监测、站点流量实测等功能和子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效性。
为快速传递危险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群众转移,2012 年6 月,福建省利用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契机,为全省7.2 万多个自然村配置防汛预警铜锣,推广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鸣锣预警方式。每个自然村建立锣长预警制,负责管理铜锣、发布警讯;每年评选忠诚履职、表现突出的模范锣长1 000 名,给予适当的奖励。这项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提高了基层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
(2)构建更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
福建省在长期的防御山洪灾害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机制。实践证明这套机制有效提高了各级特别是基层乡村应急响应能力。“预警到乡”就是:在乡镇设立指挥机构,建立预案、值班、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制度,建设灾害信息收发平台,使乡镇可以及时、高效地组织应对突发灾害。“预案到村”就是:以村为单位制定防灾预案,明确危险区域、警报发布、通信联络、转移安置、巡查抢险人员、规范制度等内容。2008 年,针对1.5 万多个村级预案开发了计算机数据库,方便查询管理;同时,通过宣传防灾避险常识、组织开展防灾模拟演习,提高村级预案的应急执行能力。“责任到人”就是:按行政区划明确各类防洪目标的责任人,通常是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工程管理单位法定代表人、村民选举产生的村级自治机构领导,并将名单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3)实施更全面的山洪防治项目
按照计划,福建省在2010—2012年的三年时间里,在69 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通过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水平。项目建设重点在乡村基层;建设标准是“七个一”,即:每个乡镇有1 个气象自动监测站,每座小⑴型以上水库有1 个自动水位雨量站,每座有防洪任务的小(2)型水库有1 个自动水位雨量站,每个村有1 个简易雨量站和手摇报警器,每个山洪易发溪河两岸的村有1 个简易水位站,每个村有1 套有线预警广播和1 个避灾点。目前,福建省已有25 个县完成并投入运行;同时,还完成了2 万个避灾点的建设,每县设置3~4 个,每乡2~3 个,每村1~2 个,每个避灾点都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用于保障转移群众的临时生活需要。
(4)落实更有效的应急防御措施
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福建省通过科学监测、及时预警和高效运作,大大延长了灾害响应时间,并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时间、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采取更有效的应急防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及时组织受山洪灾害威胁区域人员转移,关闭危险区域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关闭危险区域的工矿企业、撤离人员,关闭危险区域的旅游景点,疏导游客,对重灾地区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对危险区域实行监测巡查,等等。
通过科学成功地防御、防治山洪灾害,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2010 年6 月,福建省遭受持续15 天的特大暴雨洪水,全省各地累计发生6 908 起山洪灾害。由于坚决果断转移受灾群众103.84 万人次,大大减少和避免了人员伤亡。特别是,刚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5个试点县,通过科学监测、及时预警、果断转移,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实现了在“6?18”洪灾期间“零伤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三、结语
山洪灾害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山洪灾害防治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是有效的防治途径,今后将深入研究,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一是继续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或重要设施安全的部分山洪沟的工程治理措施,通过护岸及堤防工程、排洪渠、沟道疏浚等措施,加强山洪沟治理。二是强化科学预警。通过气象、水利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积累山洪灾害资料,开展山洪灾害预报技术研究,提高山洪灾害预报精度和实效。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推动基层防汛机构建设,落实专门机构,解决运行维护经费,专门负责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运行管理。四是加强群测群防,不断加强宣传培训教育,不定期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防御责任人培训和预案演练等,从而达到全民共同参与防御山洪灾害的目的,有效防治山洪灾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作者简介:董国华,主任,高级工程师。